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冰雪的网易博客

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--体验学习乐趣 探究育人真谛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【引用】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自主发展  

2011-11-01 11:41:00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     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自主发展 - 教育思考园 - 教育思考园     一、什么是角色体验

  《课程标准》明确指出:“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,加深理解和体验,有所感悟和思考,受到情感的熏陶,获得思想启迪,享受审美乐趣。”在教学实践中,尝试运用角色体验策略,即将学生置于教材内外的各种角色,让他们充分体验角色所处的环境及背景,用角色的眼睛观察世界,用角色的心灵揣摩情境,用角色的言行再现形象等,从而引领他们深入走进文本,实现和教师、文本的有效对话。
  角色体验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,让学生参与其中的角色,通过体验角色来领悟知识、发展能力和建构意义的教学策略和方法。在理科学习中,将抽象的概念原理融于生动的情景中,并鼓励学生去体验情景中的角色,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,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演天赋,提高了兴趣,达到了实效。
  为学生创设各种角色体验的途径和舞台,使学生充分发挥个人潜质,进一步学会与人沟通、协作,提升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,最终达到用角色去统摄知识放飞梦想。课堂角色展演是一种极具感染力和吸引力的学习方法,也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活动。引进课堂角色表演,给学生创设自由、和谐、愉悦的课堂氛围,让学生在宽松、自然、愉悦的文化氛围中自主探究,掌握知识,培养能力,懂得审美。

  二、课堂角色的种类

  人总要在角色中生活,生活即教育,社会即学校。角色教育的启示在于:让学生进入或充任一定角色,符合积极发展自主道德的现代教育原则,角色教育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,真正体现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,是自主教育的有效方式。课堂角色的各类有:实践岗位式角色、扮演式角色、感悟式角色、统领式角色、植入式角色、虚拟的角色等。
  实践岗位式角色是通过让孩子们扮演(或实践)某种社会角色,模拟(或真实)履行这些角色的行为规范,其实质是让孩子们在扮演这些社会角色中,学会如何生活,如何交往,如何生存,如何创造。
  扮演式角色是让学生进入特定情境、特定角色之中,去感受人(事)物,体验情感,理顺关系。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、表演、展现、对话等途径,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,达到文本鉴赏的最高境界。
  感悟式角色是用自己身心和真切感受,塑造出千姿百态、性格各异的人(事)物形象,再利用这种形象和意境产生新的感悟。理解是体验的前提,感悟是理解结果。
  统领式角色是从某个角色出发深入教材,入乎其内,出乎其外,运用角色的感官去观察,去品味,去感悟,去思考,去探究,去发现知识及其内在联系,并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盘活知识,创造性地从角色的角度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。
  植入式角色和虚拟角色一样,都是为了更好地统摄知识而植入的一个小抓手,或者说是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黏合剂。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去发现学习内容中的角色:实角色,虚角色;内角色,外角色;主角色,次角色……总之一切皆角色(泛角色理论)。

  三、角色体验的实施

  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,提倡自主探究性学习。杜郎口流行一句话:“我听了,我会忘记;我看了,我会记住;我做了,我会创造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。教师从学生好表现,求参与的心理需要出发,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。
  体验总是在一定的氛围中产生的,而好奇心是一个人探究与创造的源泉。中小学生好奇心很强,对未知的事情很感兴趣。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这种强烈的内部动因,善于提供各种新颖的素材,让知识与个性在积极的氛围中相互作用,共同发展。
  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主张:“必须将学生从课堂中所学到的感觉和印象,转化成为学生自己的观念才能表现出来。”也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学会运用知识进行交际。在教学中寻找语言材料与生活的结合点,创设逼真的情景,在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中去看、去听、去说、去体验。
 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和实践是教师无法代替的。在课堂上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,更是实践者,是学习活动的主人。学生从一个接受者的角色转化为一个探究者,学习就会变得其乐无穷。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让学生进行自主体验的较好的学习方式。学生在小组活动互相帮助、互相学习的过程中,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,通过合作学习、互相纠正、取长补短,体验合作的乐趣。

  四、自主发展的内涵

  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“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”,反复强调“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”,教学探索和改革越来越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、亲历性。这种“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,强调自主体验”,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体验文本的情感、内容、价值观等,在体验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。自主发展要求施教者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,同时辅之以必要而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,使儿童和青少年通过自主学习,学会求知、学会做人、学会健体、学会审美、学会生活、学会交往、学会劳动、学会生存,具备与现代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学习、生活、交往、生产以及不断促进自身发展的基本素质。自主发展依赖于学生自主意识的觉醒、自律素养的提升和自主精神的张扬。
  “自主发展”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,给他们提供自我创造的空间和可能性,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,把判断的权力让给学生,把表达的自由教给学生,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,让学生变成真正的学习主体。让学生有较多的参与机会与参与行为,学习中能运用自己的脑髓,放开眼光,打开心灵,自主体验、自主感悟、自主质疑问难、自主发表见解,能在教师的帮助下独立的感知、学习、理解、提高,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。能通过主观努力,实现主体对外在世界与自我的超越。

  五、自主发展的表现

  核心理念:学生不应该是等待指示的被动者和服从者,而是主动平等的学习者,而且是学习的主人;教师只是引导者、服务者。学生的思考、探究、讨论,都要在自发、主动、积极的状态下完成,老师的任务是因人而异点拨学习方法,激发学习欲望,引领学习航向,最终目的是学生离开教师也就能独立学习。
  教师的作用是引导而不是指示,学生的作用是自主学习实践而不是被动听从指示。在学习方法的定位上,采用的是归纳法而不是演绎法。整个教学程序都从学生学的角度进行,按照学生学的程序来设计,让学生自主实践,自主归纳,自主提升。教师不在学生自主学习前就用演绎法作现成的讲解和灌输,不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。
  在学生自主学习前,教师是一个主动的说明者;在学生自主学习时,教师是一个有效的组织者;在学生自主学习后,教师是一个及时的促进者。不管是说明者、组织者,还是促进者,其实质都是引导者。教师力图通过这些引导,让学生更自主地成长。

  六、自主发展的关键

  1、愿学、乐学:调动并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,增加学习的兴趣,使学生愿学和乐学,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厌学、逃学的问题。
  2、会学、善学:要强化学法指导,使学生知道怎么样学习才能省时省力效果好。在新的形势下,使受教育者掌握多样化的学习技能和方法,改变盲目学习的状况,是实现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。自主学习教改实验要把学法研究和新的学习手段、学习技术的研究摆在重要位置。
  3、自醒、自励、自控:这些要求主要属于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发展目标。自主学习要求,学生不仅要把学习内容作为认识的客体,而且要将自己作为认识的客体。要对自己作出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,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激励、自我控制、自我调节,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,使自己的注意力、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不断提高。
  4、适应性、选择性、竞争性、合作性、参与性:
  要使学生、学会适应,要主动适应,而不是被动适应;要适应生活,适应学习,适应环境。允许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素质和兴趣发展自己的特长。允许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、学习方式、学习方法的权利,按照全面发展与特长发展的要求,对学生的偏科倾向科学引导,并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优势和特长。要改善办学条件,为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提供更多的图书、报刊、信息、学习技术及学习手段。鼓励学生追求与自己情况相适应的较高目标,培养他们的进取心和成功欲望,鼓励竞争。在文化学习、体育比赛、技能训练、生活适应能力等方面鼓励竞争。主动合作、乐于合作、善于合作是人类赖以存在与发展的社会基础,是人的良好品质。要创造环境,使儿童和青少年增强合作意识,培养合作精神。鼓励所有学生都成为学校内一切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主动参与者。通过参与,达到主动学习、主动锻炼、主动发展与提高的目的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   引文来源  _梁恕俭_新浪博客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42)| 评论(6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