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冰雪的网易博客

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--体验学习乐趣 探究育人真谛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【引用】备课的韵味  

2012-01-20 10:09:33|  分类: 常识收藏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本文转载自秋枫夕照《备课的韵味》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1)

     初为人师,我的备课绝对是循规蹈矩的。

     起先教小学三年级语文,“偷窃”的第一功夫就是看老教师们怎样备课。

    学来的功夫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:一是教学目的——教学重点——教学过程等八股式的程序,二是拿着教学参考书东抄西袭的耐心,三是检查前数课时的数字游戏,等等。

     我能接受各种个性的学生,也能容忍不同性情的同事,但我无法承受每天机械呆板的毫无创意的千篇一律的模式。比如备课,这种抄教参、数课时,为应付检查而敷衍的日子如同一碗缺乏油盐酱醋的菜蔬,实在难以下咽。

    踏上初中讲台后,我发现与我在小学工作时的备课情状毫无二致。我开始质疑这样备课的价值,思考究竟怎样的备课才有意义,尝试着走出禁锢有所开拓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2)

    我对语文备课抄教参已是极度乏味,而且这些教参从来都是一副脸孔,只要教材不变那些解读文字就永远不变。语文老师几乎成了教参贩子,人云亦云,特别是为了应试,更不敢越雷池半步。老师自身湮没在他人的“唾沫”之中,缺失了自我的话语权,丧失了自身的灵魂。这样的语文课学生怎么会产生兴趣呢?

     我开始学会“素读”教材,就是不借助任何参考书读课文,寻找自己的感觉,尝试有自我版权的课型设计;我开始阅读中学语文专业杂志,吸收最前沿的知识(近20年来,我每月读的语文专业报刊都有20多种);我开始关注报刊上各方专家对教材的个性化解读,领悟人家的读书心得……从中所获得的感悟是教参中从来得不到的。这种阅读不敢说使我胸有丘壑,但至少让我看到了栅栏外闪烁的星星和飘渺的云缕。

    从此,  我的备课本中有了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。在初中,我的备课成为不少语文老师抄袭的范本。

    以后,我发表了一篇篇关于教材解读、教学设计的文章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3)

     但写在备课本上的东西我仍觉得杂乱,需要进一步“变脸”。

     启示是从余映潮老师那里得来的。他每次给我们讲课,最让我震撼的是那一摞摞的卡片,几十个门类,成千上万张,成为先生呈现给我们的独特的风景。

     我咀嚼着先生“知识成板块状,能力成线条状”这句话的内涵,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分类备课的探索。

     首先,我将课文备课、语基备课、作文备课分开,各自独立,互为体系。

     在初中工作16年,我有13年在初三。初三每年都要复习备考,怎样使每一个复习专题有序,有用,有价值,我采用的就是分专题备课,一个专题一个备课本,一个专题就是一个知识板块的积累,一种积累就是一片金黄的麦田,让我深情地守望着每一年的五谷丰登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4)

     高中时的备课检查比较人性化,没有那么多的清规戒律,这使我的备课有着更多的自由空间。我的分类备课有了更理性、更成熟的思考和实践。

     我的备课分类大致如下:

      第1本——语音、文字;第2本——实词、虚词;第3本——成语;第4本——病句修改;第5本——语言的简明、连贯、得体;第6本——语言的准确、鲜明、生动;第7本——标点符号;第8本——默写与文学常识;第9本——古诗鉴赏:第10本——文言文阅读;第11本——现代文阅读:第12本——作文(作文又分两本:命题类和材料类)

       每本一般有这样一些板块:知识梳理——答题指导——妙题集锦——资料参读。知识梳理需要预先拟好微小的分类“标题”,留出必要的空间,以备日后不断补充归位。这种备课不需一学期换一个备课本,你每年即可在这些专题本子上补充完善,从而形成这一专题上丰厚的积淀。

     我曾在好几次为青年教师所作的语文讲座中谈到分专题备课的方法,我以为这种备课方式至少有4大好处:便于积累教学资料;便于整合教学资源;便于进行归纳提炼;便于撰写教学教研文章。  

     专题备课在我的教书生涯中具有革命性的意义,它将我从过去枯燥、乏味的程式化备课中解脱出来,使这一工作有了更多的鲜味和韵味。我再也不是年年敷衍式地抄本课本,而是不断领略着某一专题上的美丽风景,心中便多了河岳山川、风花雪月……

     后来,这种备课方式得到上级检查者的充分肯定。公安一中的年轻语文老师现在几乎都采用着我的备课模式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5)

    当年轻老师纷纷效仿我的备课时,我又开始了新的探索。

    三年前,我着手将每个专题备课资料进行分类整理,全部用A4纸复印或打印,编制好目录,装订成一本本大小一样的漂亮的书 ,立刻吸引了同行们的眼球,好多珍贵的资料令大家爱不释手。

     现在我已经装订了10本之多,而且还在继续做这项工作。

     当我10年后退休离开讲台的时候,无论是把这些资料献给学校图书馆还是送给教师个人,都是多么有价值的事啊!

      也许,很多时候,简单的工作重复做,你就是行家;重复的工作有创意地做,你就是专家;但你什么都不做,那就只能是空想家啦!

        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38)| 评论(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